2月24日,“文化、艺术与科学的融合”创新发展论坛暨“非遗保护创新成果展”开幕活动成功举办。
中国科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兼中国科技馆馆长殷皓在致辞中强调,科技馆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平台,是普及科学文化的重要阵地,承担着提升公民科学文化素质的重要使命。此次活动创新性地将文化、艺术与科学进行有机融合,为传统文化的科普教育提供了全新思路,为更好地落实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做出了实践范例。
清华大学、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工艺美术馆(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中国科学院大学等国内相关领域多位著名专家学者以及非遗传承人参与论坛主旨报告和沙龙交流,从不同角度阐述文化、艺术与科学融合创新发展的重要性,深度探讨文化遗产和创造力如何更好助力可持续发展,致力以创新探索守护非遗文化。
“非遗保护创新成果展”同步在中国科技馆一层东大厅开展。展览展出的展品均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导师和非遗传承人以一对一“做中学”研培模式共同创作完成,将工业设计、现代美学和科学教育进行有机融合,呈现出一系列契合消费者偏好的非遗文创精品。如《鹤 两仪》作品,将灵动俊逸的瑞鹤与古朴端庄的云南走银乌铜浑然结合,展现出中国高洁、超然的人文精神;《时间几何》等系列作品,在传统非遗鹤庆银器锻制技艺的基础上融入现代设计元素,是将传统文化进行现代延续的完美呈现。
展览还首次把“有味道的非遗”设计融入科学教育,以海南非遗作品为创意源泉,将大海、火山灰、黎锦的植物原料的味道,通过嗅觉设计装置与非遗作品形成视觉、味觉、触觉的多层次共融展示,为公众打造层次丰富的沉浸式、互动式参与体验。
据悉,该展览将持续至4月15日,期间免费向公众开放。
文章来源:中国青年网